要 闻

送别冶金和微电子学家徐元森院士

  

4月2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冶金和微电子学家、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研究员徐元森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龙华殡仪馆银河厅举行。徐元森先生逝世后,习近平、胡锦涛、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刘延东、赵乐际、韩正、吴邦国、温家宝、吴官正、宋健、徐匡迪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共中央组织部、全国总工会等发来唁电、唁函,并敬献花圈和花篮。

徐元森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3月27日6:06在华东医院逝世,享年87岁。

前来送别徐元森先生的有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张旭,上海市科委、市科技党委巡视员邱家明,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微系统所所长王曦,上海微系统所党委书记齐鸣、副所长赵建龙、副所长王跃林、党委副书记俞跃辉,中科院上海分院老领导庆志纯、沈国雄,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上海微系统所所长邹世昌,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心、上海市长宁区科协、上海市延安中学、浙江大学上海校友会、浙江省衢州市第一中学、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上海华虹集团等单位的领导和同志,以及徐元森先生的亲属、生前友好和学生三百余人。

这位令人尊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冶金和微电子学家面带微笑的遗像悬挂在灵堂上方,一幅挽联高高地悬挂在灵堂走廊外两侧,“献身科学探索开拓破难关堪称元勋,为人师表严谨正直看身后自有森林”,高度概括了徐元森先生的科学贡献和崇高品德。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微系统所所长王曦介绍了徐元森先生生平。徐元森先生生于1926年5月22日出生于浙江省江山县,1950年7月从浙江大学毕业后,在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工作了60余载,将毕生精力献给了我国的科学事业。参加工作之初,徐元森先生就在周仁、邹元燨等老一代科学家的带领下,参加了球墨铸铁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在全国率先研制成功球墨铸铁的生产和热处理工艺,为新中国蓬勃开展的工业建设做出了一个年轻科技工作者的努力。1955年,徐元森先生根据国家“一五”计划大力发展钢铁工业的战略需求,开展了相关技术研究,应用于包头铁矿和攀枝花铁矿的高炉冶炼,成功解决了包头高含氟铁矿冶炼和攀枝花铁矿稀土元素回收等关键技术问题,为我国的钢铁冶炼工业做出了重大贡献。1965年,根据国际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徐元森先生将研究方向调整到集成电路上来,与工业部门合作研制出国内第一块工业实用PN结隔离集成电路、ECL高速电路和国内第一块8位、16位微处理器,为我国的大型计算机发展提供了主要器件,是我国集成电路事业的开拓者之一。1988年,位于漕河泾的上海微电子研发基地建成,凝聚着徐元森先生长期、辛勤的心血。1995年,年逾古稀的徐元森将学科方向转向全新的微电子与生物交叉领域。在他的倡导下,上海微系统所成立了生物芯片课题组,成功完成了乙肝、丙肝、结核检测诊断的芯片研制,得到市场的充分认可。1996年,徐元森还向上海市领导提出推进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构想,体现了他高瞻远瞩、未雨绸缪的战略视野。目前,汽车电子已成为上海微系统所“一三五”的重要科研方向之一。

徐元森先生对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获得了2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985年,他主持的“高速超高速双极型数字集成电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我所历史上第一个科技进步大奖。1995年,徐元森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5年,徐元森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徐元森先生一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事业,他的两次重大科研转向,也是上海微系统所面向国家战略,不断调整转型、优化布局的体现。从钢铁冶炼到集成电路,再到生物电子,看起来难以置信,实则是他一生“潜心笃志、惟学无际”的真实写照。用徐元森先生自己的话来讲,就是“作为科学工作者,就应该研究国家的重大难题,做开天辟地的探索开拓。”

60多年来,徐元森先生致力于培养年轻人才。他言传身教,特别注重提高年轻人的独立科研能力,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中青年科技骨干。徐元森先生不仅通过实践诠释了老一辈科学家科技报国、产业报国的情怀,而且为进入“知识创新工程”后上海微系统所实施的科研目标凝练、学科布局调整奠定了重要基础。

徐元森先生2011年7月住进华东医院后,仍然心系研究所的科研工作,多次向领导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且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斗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徐元森先生不幸离开了我们,我们为失去一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一位辛勤耕耘的科学前辈深感悲痛。他用自己60多年的科学实践,为年轻科技工作者树立了楷模。我们要学习徐元森先生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学习他为人谦虚、高风亮节的可贵品质。徐元森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浮现在我们眼前,他的探索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让我们继承徐元森先生的遗志,为我国的科技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

徐元森院士生平介绍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