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递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科学家精神 我为二十大做贡献|曹俊诚:看长远路,紧跟国家需求

  
  曹俊诚,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不畏艰难、勇攀高峰
  太赫兹(THz,1THz = 1012Hz)波段是指频率从100 GHz到10 THz,相应的波长从3毫米到30微米,介于毫米波与红外光之间频谱范围相当宽的电磁波谱区域。它在物理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天文学、信息技术和国防科技等方面具有重大的应用前景。THz技术潜在的重大应用之一是空间无线大容量、保密通信。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其通信模式将从传统的空-地单一模式向空-地、空-空结合的方向发展。THz通信具有带宽宽、定向性好、保密性强和安全性高等优点,是未来6G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上世纪90年代前,由于缺乏有效的THz辐射产生和探测装置,这一领域鲜少有人深入研究。他敏锐观察到这项国际前沿技术巨大的学术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结合自己多年从事低维半导体器件与物理研究的丰富经验,在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毅然选取了这一研究方向,并作为前沿领域项目列入了所创新科技目标。在研究初期,领域全新、经验全无、资料匮缺,他全凭借着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勤奋刻苦的精神,以最快的速度扎进了崭新的领域潜心钻研。
  “我主要从事THz物理方面研究,从近十几年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首先是从需求上自立自强,不再跟着别人,而是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提出我们自己的需求,再针对这些需求进行高水平自立自强、科技创新。”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精益求精的他对待研究有自己的标准每个数据值都要反复核算测试容不得一分一毫的差错十几、二十多个小时不出实验室是常有的事,他好像永远有着使不完的干劲,耗不尽的激情,他怀揣着工匠精神对它们精雕细琢,力求完美。每一次的成功都凝结这这位工匠出类拔萃的智慧和殚精竭虑的付出当一个人怀揣热爱。
  勇于担当、成果丰硕
  曹老师 1994年获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学位。现任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曹俊诚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人才计划入选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新世纪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科技部6G总体专家组成员、国家太赫兹技术领域主题专家组成员、国家科技部/基金委重大仪器专项首席科学家、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入选者、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获得者、上海市青年启明星称号获得者、“中国科学院优秀教师”称号获得者。历任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和中科院太赫兹固态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等大学的客座/兼职老师。
  曹老师长期从事THz半导体物理、器件与应用工作,在Science Advance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和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发表SCI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半导体太赫兹源、探测器与应用》(科学出版社,2012)和《太赫兹光电测试技术》(华东理工出版社,2020);授权国家专利100余项。
  良师益友、耕耘不缀
  近三十年的科研生涯里,曹老师不仅在技术攻坚方面取得诸多成果,同时,作为博士生导师,悉心指导了数十名优秀毕业生进入科研和高技术领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有本领、有想法、有担当的科技创新人才。毕业的研究生中,已有多名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在高端人才方面,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太赫兹青年科技人才,是提高研究所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这也是曹老师精心培训创新人才的目标。
  曹老师对待学术十分严谨,科研上兢兢业业,培养学生也细致负责。他要求学生和工作人员写文章时一定要有根有据,尤其是在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时务必严谨、真实、准确。对于新入学的研究生完成的每一篇文章,曹老师都要细致地修改与完善。 “作为新时代科研工作者,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保持严谨的科研作风,力戒浮躁。”曹老师在研究团队里常常会提到这一点。团队成员遇到的生活问题,曹老师也会尽全力帮助他们解决。开放与交流是做好科研的重要一步,曹老师常常鼓励科研人员把握各类机会外出学习参访、出国交流、联合培养等,他认为培养一名具备国际视野、家国情怀的“太赫兹”人才,这点必不可少。在曹老师的带领下,团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科研氛围,成员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
  曹俊诚老师是一位务实进取、勇于担当的科技探索者,带领团队以心怀国家的情怀和奋勇向前的斗志行走在“太赫兹”世界的创新之路上。